防范电信诈骗 谨记“六个一律”
.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17-09-19   动态浏览次数:646

电信诈骗由来已久。从“你猜猜我是谁”的老套,到冒称“公检法”的“精准诈骗”。即便公安部门严厉打击,骗子丝毫没有收敛,骗术还在不断翻新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大凡使用过手机、银行卡的,几乎无人不遭遇过诈骗电话。

惩治电信诈骗“毒瘤”,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,要从防范和打击相结合上下功夫。9月20日,中国银监会和公安部颁布实施了《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》,要求公安机关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查明的冻结资金,及时返还人民群众,并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返还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。

据警方披露的统计数据,近一半的受害人是通过ATM将钱划转给诈骗分子,且受害人多在转账后不久即发现自己上当,但资金已被转走,无法补救。为此,9月23日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央行、银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发布《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》,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,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,资金24小时后到账。

对此,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谢志忠认为,央行等六部委此次对症下药,规定自动柜员机非同行转账24小时延迟到账并可申请撤销转账,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,给受害者留一个挽回的机会。

为防范电信诈骗犯罪,央行近日还发布了《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提出,自2016年12月1日起,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。此外,同行异地存取现、转账等业务,应在通知发布3个月内实现免费。

在部门“放大招”的同时,市民也需提高警惕意识。银行专家温馨提示广大市民:防范电信诈骗,需掌握“六个一律”。

1.接电话,不管他是谁,只要一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。

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、网络、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、汇款的,做到不听、不信、不转账、不汇款,防止受骗。

2.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。

天上不能掉馅饼,请您相信无端的中奖信息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,不要因为一时的小贪婪使自己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。

3.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。

犯罪嫌疑人谎称“您家电话高额欠费”并且声称“您家涉嫌重大犯罪”,通常采用主动拨打居民家中座机电话的形式,冒充电话局和公、检、法机关的工作人员,称事主名下登记的座机有高额欠费,并称事主个人信息可能被他人冒用,事主银行账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者诈骗活动等,犯罪嫌疑人以“保护”当事人财产为由,用电话指挥事主在ATM自动柜员机上操作,遇到这种情况,请立即挂掉电话。

4.所有短信,但凡让点击链接的,一律删掉。

这是典型的利用短信链接向手机植入木马病毒为手段的电信诈骗。作案者将事先制作好的木马病毒植入链接之中,用户点击后木马被植入手机,趁机获取手机中的银行卡等相关信息后,实施盗刷获利。

5.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,一律不点。

微信里有很多类似于“算命”的游戏,比如“测测你靠什么谋生”“测测你的出轨率”“测测你姓名的分数”等。这种游戏会在后台盗取您的手机号码,再让您输入您的名字去匹配,从而盗取您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信息。如果您再使用手机银行、支付宝,那可能会导致您的财产损失,请大家务必注意,防止个人信息泄露。

6.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。

170是虚拟运营商的专有号段,一些虚拟运营商是通过网络渠道销售SIM卡的,真正实行实名制,会有一些困难。给手机安装一个安全软件,如果是骚扰电话,可提前知道。如果接到骚扰电话,在挂断电话后,可标注为“骚扰电话”,这样多人标注后,下一个用户再接到此电话,在来电显示上,会自动标注为“骚扰电话”,提醒用户可以拒接。